orp分析仪测量原理
测量原理
ORP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基于电化学原理,通过测量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势差来判断溶液的氧化还原性质。具体来说,ORP分析仪利用电极系统来检测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势差。这个电极系统通常包含一个参比电极和一个工作电极。参比电极的电势是已知的,如常用的银/氯化银电极,其电势稳定且可准确测量。工作电极则置于待测溶液中,接受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势。
当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时,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电势差。这个电势差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势,反映了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度。ORP分析仪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,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,进而了解溶液中氧化还原体系的性质。
核心部件
ORP分析仪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电极系统和信号处理电路。电极系统负责检测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势差,而信号处理电路则负责将这个电势差转换为可读的ORP值。通常,ORP值以毫伏(mV)为单位表示,正值表示溶液具有氧化性,负值表示溶液具有还原性。
应用领域
ORP分析仪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。在水质监测领域,ORP分析仪可用于监测和控制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反应,确保水质的安全和稳定。在环境保护领域,ORP分析仪可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浓度,以及污染程度。此外,在食品加工、医药制造等领域,ORP分析仪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优点与局限性
ORP分析仪具有高精度、快速响应和易于操作等优点。然而,其测量结果易受溶液中其他因素的影响,如温度、pH值和电极表面的污染等。因此,在使用ORP分析仪时,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ORP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精密仪器,通过测量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势差来判断溶液的氧化还原性质。其测量原理具有科学依据和可证伪性,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。然而,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校准和维护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通过深入了解ORP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应用领域,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,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。
以下介绍科创星光自主研发生产的ORP分析仪,仪器特点如下介绍:
工作原理
仪器采用铂电极直接测定法,主要由测量电极和高阻毫伏计(或离子计)两部分组成。
原电池由测量电极(指示电极)、参比电极和被测液构成。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不随被测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。ORP值是由溶液中电子活动所决定,因为自由电子并不会在溶液中存在,实际上ORP可看做是某种物质对电子结合或失去的难易程度。ORP的测定是电位势能的测量,在电位测量过程中,实际并没有电流通过水溶液。
在ORP形成过程中,电子可以从电极流向氧化还原体系,或反向流动。在金属表面电荷的析出导致电位的形成,此电位又抵抗电子进一步迁移。当达到平衡状态时,电化学力(电位)和化学力(氧化力或还原力)相互平衡,这样溶液的ORP将随其氧化能力的大小而呈比例增减,所测出的ORP值呈典型线性关系。所以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待测离子的活度有一一对应关系,可见,原电池的作用是把难以直接测量的化学量(离子活度)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电学量(测量电池的电动势)。
在水中,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的氧化还原特性,氧化还原电位越高,氧化性越强,电位越低,氧化性越弱。电位为正表示溶液的氧化性,为负则显示还原性。
技术指标
显 示: 128×64点阵液晶,中文显示;
测量范围: ±2000mV;
电气示值误差: ±1mV;
分辨率: 1 mV;
温补范围: (0~60)℃
水样温度: (5~60)℃;
水样压力: <0.6MPa ;
环境温度: (5~45)℃;
环境湿度: ≤85%RH(无冷凝);
储运温度: (-25~55)℃(不包括电极,电极要高于0℃);
供电电源: AC220V±10% 50Hz±10%;
功 率: ≤15W;
外形尺寸: 145mm×120mm×145mm;
开孔尺寸: 138mm×138mm;
仪器重量: 0.63kg;
电流隔离输出: (0~10)mA、 (0~20)mA和(4~20 )mA任选 ;
报警继电器: 2个常开点任意设定,AC220V/3A DC30V/3A;
防护等级: IP65;
掉电保存: >10年;
二次表安装方式: 开孔式/壁挂式/架装式;
电极安装方式: 流通式/沉入式/法兰式/管道式(特殊安装方式, 协商设计)。
本文关键字: ORP分析仪,硅酸根监测仪,铜含量分析仪,台式多参数水质检测仪
本栏目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联系方式:18101268918